蟲蟲危機

每西西1500萬隻 WHO下修男性精蟲標準值
 

男人的精蟲標準值又下修了。世界衛生組織(WHO)最近再修正男性精蟲正常值,從每西西兩千萬隻下修到一千五百萬隻。

男人的平均精蟲數在嗑藥、喝酒、吸菸、肥胖、生活壓力等影響下,逐年遞減。據指出,一九四○年代,男人的平均精蟲數是一億一千兩百萬隻,到一九九○年,腰斬成為六千六百萬隻,於是WHO將正常男性的精蟲標準值由六千萬下修至兩千萬。

正常值是指,可以讓女人自然懷孕的正常男人的最低精蟲數。合乎標準,就不必因精蟲不足被認為不孕就醫治療,可以減少許多無謂的不孕治療費用。

馬偕醫院婦產部資深主治醫師李國光說,新版精液分析標準來自五個跨國大型研究,分析的樣本是近期成為人父的精液;這些男性都讓妻子在十二個月裡成功懷孕。

這也是近來有關男人正常精蟲數第一個嚴謹的大規模科學研究。

他說,新的分析方法是取自然授孕成功的倒數百分之五的男人,計算其平均精蟲數,也是自然授孕的「最低標準」;因此,若當事人精蟲較「低標」高愈多,懷孕機率相對高,但「不保證一定能生」。

台北榮總泌尿外科主治醫師黃志賢說,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十幾年未修改精蟲檢查標準,過去的標準較籠統,這次是採比較科學的方式。

過去認為,每西西精液裡的精蟲數少於兩千萬隻,就算稀少,林口長庚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黃世聰說,以新標準一千五百萬隻來看,就算只有一千六百萬隻或一千八百萬隻,也不算精蟲稀少症。

除了下修精蟲數外,WHO也下修精液檢查標準,每次射出的精液只要一點五西西即算合格,不必如過去的兩西西。

【2011/01/12 聯合報】http://udn.com/

 

精蟲為什麼會變少? 汙染+壓力

            
 

男人的精蟲數逐年減少嗎?WHO下修男人自然授孕的正常精蟲數,雖不代表宣告男人的平均精蟲數全面下滑;但是,由各種區域性的研究看來,在各種汙染與壓力影響下,男人精蟲數可能一代不如一代。

不孕症開業醫師蔡鋒博表示,過去冰島曾做過長達五十年大規模研究,發現男性精蟲數量確實呈現下滑趨勢。英國統計一九五○至一九七○,發現廿年中,男性每CC精子數量減少百分之二十五;另外,英國學者對蘇格蘭北部七千五百名男性的最新調查更顯示,自一九八九年至二○○二年間,男性精子數又減少百分之廿九。嗑藥、喝酒、吸菸、肥胖、生活壓力等生活型態因素都與精子數減少有關,此外,環境中的殺蟲劑及其他化學劑也不無影響。

另外,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調查一九三八至一九九○年,發現五十二年來,美國男性每CC精蟲數目減少一百五十萬,精子數量平均每年減少百分之一點五。

不過,對許多人「一代不如一代」的感嘆,台北榮總泌尿外科主治醫師黃志賢說,有些男性每西西精液精蟲量上億隻。林口長庚醫院泌尿科醫師黃世聰也說,正常男性每西西精液裡的精蟲平均有好幾千萬隻,每次射精精液量約有二到五西西,「就像對有兩、三億台幣的人,少一、兩千萬元並並沒什麼感覺,只要不要精蟲稀少到影響生育即可」。

影響男性生育能力的主要原因,除精蟲數目不夠,還有活動力不足的問題。WHO新標準裡,還包括有百分之四十的精蟲能往前游,且外貌好看才夠格。

【2011/01/12 聯合報】http://udn.com/

 

 

WHO新標準:男性精蟲數量下修

來源:馬偕紀念醫院 發佈時間:2011-01-13 查看次數:66

WHO  2010精蟲分析標準: An Update

 

世界衛生組織所制訂的精蟲檢測標準長久以來一直是各地實驗室分析精蟲的主要參照數據「WHO manual for the examination of human semen and sperm[semen]-cervical mucus interaction」 (WHO, 1987, 1992, 1999)。不過這些所謂的精蟲「標準數據」在臨床上的判讀及應用上仍有許多爭議。

主要原因是用來制訂這些標準的精蟲並非是從正確的參照族群所取得,且先前參與研究各個實驗室的分析判讀標準亦參差不齊。

 

精蟲檢查值的論辯

除此之外,這些數據並沒有包括近期成為人父 (recent fathers) 族群的精蟲檢查值,對正常值也僅武斷的設了一個標準而未有一個參考區間 (reference range)。因為大家對於這些數據的臨床適合性仍沒有達成共識,所以在一些醫學中心會認為這些精蟲分析的標準過度嚴謹,在他處則認為過度寬鬆。

如果把標準值界定的太高,有過多的男性的精蟲會被歸類為不正常,尤其是在外觀、濃度、和活動力這幾項檢查 (Barratt et al., 1988; Chia et al., 1998; Nallella et al., 2006; Pasqualotto et al., 2006; Gao et al., 2007, 2008)。

如此一來,許多原本健康的男性會被認定為男性不孕症的病人,甚至造成非必要的人工生殖技術的介入治療 (Bostofte et al.,1983; Lemcke et al., 1997)。反之,有學者認為先前 WHO所定的精蟲濃度參照標準 (20×106/mL)是過低的,因為根據他們研究顯示此濃度的受孕率和更高濃度精蟲 (40-50×106/mL)的受孕率是幾乎是呈線性關係的 (Bonde et al., 1998; Slama et al.,2002),而且有更高濃度的精子的男性仍有可能是不孕症患者 (Nallella et al., 2006)。

也有學者認為不應針對任何精蟲分析的指標設立上限,因為較佳的外觀及活動力通常都會伴隨著更高的懷孕率 (Garrett et al., 2003)。因為有這些爭議的存在,已經有許多研究針對 WHO 所界定的標準是否足以用來當作區分有受孕能力的男人和男性不孕症的病人的界定值 (cut-off-limits) 提出質疑 (Check et al. 1992; Bartoov et al.,1993; Barratt et al., 1995)。

 

正常值的重大修正

面對以上的問題,Cooper et al. 在2009和WHO合作的研究針對男性精蟲的正常值有提出重大修正。修正的部份和先前不同之處,在於正常精蟲參考值全部是從五個跨國大型研究中近期成為人父的精液分析而來 (recent fathers) (n = 1953),也就是其配偶嘗試懷孕而在12個月內成功懷孕的男性族群 (Time to pregnancy,TTP: ≦12 months)。此研究結果已發表於2010的 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和最新版的 WHO laboratory manual for the examination and processing of human semen, 5th edition 當中做為新的精蟲檢查標準參考值。

此版本的精蟲檢查標準參考值下限 (reference limit) 主要是定於所有收集樣本中最低的百分之五個案的數值 (lower 5th percentile),同時並提供其95%的信賴區間做為參考。

新版的精蟲檢查標準值和前一版主要的不同之處整理如下:

1.濃度 (Concentration): 由 ≧20 ×106/mL 向下修正為 ≧15×106/mL

2.活動力 (Total motility): 由 ≧ 50%  向下修正為 ≧ 40%

3.精液容量 (Volume):由 ≧ 2mL  向下修正為 ≧ 1.5 mL

4.外觀型態 (Morphology): 由 ≧ 15% (Kruger strict morphology) 向下修正為  ≧ 5%

5.精蟲總數量 (Total sperm count): 由 ≧ 40 ×106 向下修正為 ≧ 39 ×106

陳啟煌

學位: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業(1985/08 - 1992/07) 台北醫學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畢業 (2012) 現職: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不孕症科主任(2016.08~迄今)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婦產學科部定專任教授 (2015年2月起~迄今) 經歷: 三軍總醫院婦產部住院醫師(1994/08 - 1999/07) 三軍總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1999/08 - 2011/02) 中華民國駐查德共和國醫療團團長 (1999/08-2000/07) 美國Northwestern University試管嬰兒及人工生殖臨床研究員(2001/05~2002/04) 美國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生殖內分泌不孕症臨床研究員 (2001/04-2002/05) 國防醫學院婦產學科部定專任助理教授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婦產學科部定專任助理教授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不孕症科主任(2016.08~迄今)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婦產學科部定專任副教授 (2015年2月起~迄今) 國際生殖保存醫學會Newsletter, co-editor 任期一年 中國婦幼保健協會聘任陳啟煌為中國婦幼保健協會生育力保存專家委員會顧問,聘期五年 (2017/11迄今) 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生殖醫學分會第壹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任期三年 (2018/06/08~迄今) 台灣生殖醫學會副秘書長 (2018/09~2020/08)